NASA表示世界化學禁令確實有助于縮小臭氧層空洞
時間:2018-01-09 23:48:01
- 來源:網(wǎng)絡
- 作者:landother
- 編輯:landother
近日NASA科學家證實,自2005年起,高層大氣中的臭氧空洞面積縮小了約20%,NASA稱這要歸功于全球范圍內(nèi)實施禁止使用含氯的化學物質(zhì)的禁令。
這些會在大氣中留下氯離子的化學物質(zhì)被稱為氯氟烴化物(CFCs),它們是破壞地球大氣臭氧層空洞的罪魁禍首。
“我們很清晰地看到氯氟烴化物在臭氧空洞中含量在下降,它是臭氧層修復的直接指標。”在馬里蘭州Greenbelt的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蘇珊·斯特拉罕博士如是說。
NASA網(wǎng)站上對此作出解釋,氯氟烴化物(CFCs)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化合物,它們上升到平流層后被紫外線輻射分解,釋放出氯離子來破壞臭氧層。
而平流層的臭氧層可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線輻射,這種輻射可以導致皮膚癌、白內(nèi)障、免疫系統(tǒng)被破壞等問題產(chǎn)生。
在1985年發(fā)現(xiàn)南極臭氧空洞的兩年后,世界各國簽署了《蒙特利爾議定書》,監(jiān)管破壞臭氧的化合物排放,沒想到在30多年后真的挽救了臭氧層。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