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美國NASA成功開展可變形機翼的初步試飛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作者:Sophie周
- 編輯:Sophie
2015年4月2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該局已經(jīng)與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和“靈活系統(tǒng)”公司(FlexSys)合作,成功完成了新型變形機翼的第一階段試飛。NASA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的試驗小組在過去6個月里對“自適應柔性后緣”(ACTE)進行了22次研究飛行。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從1998年開始在“小企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SIBR)項目中資助“靈活系統(tǒng)”公司開展可變形機翼研究,預計該機翼在重量、噪聲等方面的性能將比當前飛機采用的常規(guī)襟翼有顯著提升。
“靈活系統(tǒng)”公司發(fā)展的自適應柔性后緣(NASA圖片)
到2006年,相繼發(fā)展了幾種針對不同飛機構型的機翼前緣和后緣設計,并完成了風洞試驗。2009年,該實驗室與NASA就參與后者的“環(huán)保航空”(ERA)項目達成合作,為一架“灣流”Ⅲ公務機安裝“靈活系統(tǒng)”公司設計制造的ACTE,開展相關試驗。
NASA的”環(huán)保航空“項目經(jīng)理費伊·科利爾表示,該項目計劃在今年完成8個大規(guī)模綜合技術技術演示驗證項目,最近開展的ACTE試飛將是其中第一個完成的。在第一階段試飛中,該ACTE完成了從-5°到+30°偏角的試驗;盡管該柔性后緣可以連續(xù)偏轉(zhuǎn),但為了降低風險,每一次試飛都將襟翼固定在某一個偏角,以便搜集更多的數(shù)據(jù)。AFRL的項目經(jīng)理彼特·弗里克表示,第一階段試飛實現(xiàn)了所有的試驗目標,沒有遇到任何重大技術問題。飛行試驗結(jié)果將提供給NASA的蘭利研究中心用于設計權衡研究,以支持未來大型運輸機的設計。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