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
2021-11-15
特別提示:本文可能包含部分不適合在進食時閱讀的內(nèi)容。
廁所,有著解決人類生理需求,這一重要使命。但對于現(xiàn)代社會中,承擔著繁重工作與生活壓力的打工人來說,它在更多時候,也是能讓身心同時獲得放松的“心靈居所”。不需要在意來自身邊同事或是上司質(zhì)疑的目光,更是能把永遠做不完的工作,全部拋在腦后。
對于網(wǎng)絡上流傳的各種類似這樣,關于廁所的后現(xiàn)代解讀,作為同樣體會著生活不易的我,當然感同身受。但有些時候,人們在廁所中,真得有點過于“放松”了。
雖然不清楚女廁所里是什么樣,但在大部分男廁所的壁掛式便斗,往往都會貼著兩行文明標語。雖然,具體詞句各不相同,但大概意思都離不開“走近一步,靠近文明”那幾句,反過來說,如果你離得過遠,那就不太文明。
這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實際情況總是和我們所追求的“文明”,相差甚遠。
在公共廁所的地面上,你總是能看見四處濺射的黃色液體,不管廁所建設者選用了容量多大的壁掛式便斗,也似乎總有人無法對準。當然了,這其中可能有一些一言難盡的個人生理問題,但更多時候,卻只是因為站得太遠,或注意力分散導致的(多為邊方便邊玩手機)。
這聽上去可能沒啥,因為公共廁所本來就是這樣的地方。但對于之后使用廁所,以及打掃廁所的保潔人員來說,都是極大的麻煩。尤其是,某些群體的體液還自帶“粘性”……
事先聲明,我今天并不是來說什么屎尿屁笑話的。只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天都要體驗的某些細節(jié),讓我突然想起了大概十年前,某個關于壁掛式便斗的開發(fā)故事。其中某些人,為了讓人們能更專注地使用廁所(并享受整個過程),花費了不知道多少時間和精力。
故事的開頭,我們需要追溯到十年前,在日本千葉幕張國際展覽館舉辦的一次看似和“廁所”與“游戲”,都沒有太大關系的國際展銷會上。
這場展銷會的名字叫做“日本數(shù)字標牌展示會(Digital Signage Japan)”,因為涉及到世界范圍的廣告與電子顯示行業(yè),吸引了被不少行業(yè)內(nèi)的品牌和投資人參加,但相對于更多普通人來說,這不過是又一次“無聊”的商業(yè)技術展會罷了。
但這一年的情況,卻有點不太一樣。
原因很簡單,因為有一家著名的游戲公司,把自家的男廁所,搬到了會場來,還大大方方地將其放在了展位最顯眼的位置,引來不少好奇的參會者,駐足觀看。如果單從宣傳或抓人眼球的角度來說,這家在會場中寫著“SEGA”四個大字的展位,顯然是成功的。
和其他中型參展商一樣,“SEGA”的展位也不算大。整體符合其公司主色調(diào)的藍白色展臺中間,一座經(jīng)典的“撒尿小孩”雕像,正對著一臺附帶顯示屏的便斗撒尿,顯示屏上正計算著它一次的“排水量”,以及在幾次排水中的“排名”。
這個奇怪的裝置前面,一名世嘉男性社員,正在為可能合作的客戶,介紹著產(chǎn)品的詳細信息,順便接受各家媒體的采訪。他就是來自世嘉第一研究開發(fā)本部(AM1)的制作人町田裕孝,為了將這臺號稱可以用“尿”來玩的游戲機推向市場,他和整個開發(fā)部門已經(jīng)忙了不知道多少年了?,F(xiàn)在,他終于可以正式向所有人介紹這款名叫《廁所(TOILETS)》的街機框體了。
順帶一提,他們?yōu)檫@臺機器所使用的宣傳標語,非常怪異。叫做“男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款手柄?!?
2011年時,制作人接受媒體采訪的畫面
在1984年出版的《哆啦A夢》漫畫第31卷中,收錄了一個名為《好房子壞房子(良い家悪い家)》的故事。大概講的是,為了讓自家變得“有趣”起來,哆啦A夢拿出了一個名為“住家氛圍改變器”的機器,在插上讓房子變得“有趣”的模塊后,野比家的所有物件都成了游樂設施,而其中的廁所,更是直接變成了“打靶游戲”,命中靶心后,玩家會獲得來自系統(tǒng)的喝彩。
這個經(jīng)典故事,被TV動畫幾次重制
世嘉的這臺《廁所》,可以說就是這篇故事中的“打靶游戲”,在現(xiàn)實世界里的再現(xiàn)。
也許作為一款游戲,你沒有聽說過它的大名,但它在業(yè)界確實留下了不少傳說。直到現(xiàn)在,許多街機游戲愛好家,還喜歡將其視為街機大廠世嘉歷最大的“黑歷史”。
先來簡單介紹下《廁所》這款游戲。就像上面故事中所描寫的那樣,它的本質(zhì)仍是一款以人體為“槍”,進行射擊的打靶游戲。只不過,在這個簡單的游戲機制上,《廁所》還加入了更多的進階的游戲玩法,這些都使它看上去更像一款獨立的“街機”。
“世界第一有趣的團體方便設施”
《廁所》的本體由兩部分組成,下半部分的掛壁式便斗,看上去與一般的便斗,沒有太大區(qū)別,但中心部分卻安有一個紅藍相間的靶心,以及多個動態(tài)傳感器。當玩家在設備前進行“排放”時,傳感器會直接從各個角度,記錄排出水流的穩(wěn)定度、持續(xù)時間,以及軌道等數(shù)據(jù)。
框體上半部分,則是一塊電子顯示屏,這里會以各種各樣的主題,引導玩家進行游戲。在它2011年后發(fā)售的正式版本中,玩家可以體驗到包括比拼“水壓”“流量”“準度”的多種游戲。
其中最基礎的游戲《積蓄吧!撒尿小孩》,就是一款用來測試“綜合指數(shù)”的游戲。玩家只要將液體精準射中靶心,便會被系統(tǒng)轉(zhuǎn)換為明確的數(shù)字。在游戲結束后,“撒尿小孩”不僅會標出你尿出了多少毫升,還會順帶幫你換算成“罐裝咖啡”。更離譜的是,如果你在排水前投入一枚硬幣,還能體驗到《積蓄吧!撒尿小孩》的“豪華版”,除了上述功能外,還追加了專門的“排位賽”,可以看到你在這一周的使用者里,排水量的具體排名。
最早想到《廁所》這個點子的人,是同樣來自世嘉第一研究本部的十文字新。作為游戲設計者的他,也是部分社會人在日本居酒屋文化下,最典型的縮影。
在每日的工作結束后,十文字新和被不少日本上班族一樣,喜歡將下班后的私人時間,花在居酒屋中,并享受起了重復吸收和排出水分的過程。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后,他意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無法從生理上獲得什么,卻會讓人有一種莫名的解放與滿足感。
他便立刻聯(lián)想到了過去,和小伙伴們一起“撒尿和泥”的日子(并不是,只是用這個詞比較便于理解),這對男人來說,不就是最原初的“游戲”嗎?在他眼中,就連需要握著“手柄”這樣的動作,都和常規(guī)的電子游戲如出一轍,這不就是男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款“游戲遙控器”嗎?
就此,《廁所》的游玩原型在十文字新的腦中逐漸形成,這時的時間還是2006年。
此后,十文字新將這個企劃,拿回第一研究開發(fā)部,找到制作人町田裕孝,又拉上幾個志同道合的社內(nèi)制作者,開始在私人時間里,研究起廁所用具來。
好在,世嘉對此并不反對,不少員工反而對廁所里有了新玩具,感到非常開心。開發(fā)慢慢走上正軌,但一些細節(jié)上的難題,也接踵而至。如何讓機器分辨液體的種類?在精準檢測液體的同時,還要保證使用者不會將周圍環(huán)境弄臟。好不容易解決了技術上的問題,又因為不知道該把這種東西推銷給誰,陷入困惑當中。為此,《廁所》的開發(fā)計劃,甚至一度被凍結。
據(jù)說,為了解決檢測問題,《廁所》使用了當時同為世嘉開發(fā)的高爾夫球測速儀“REC CHECK GOLF”
但制作團隊卻怎么都不愿意放棄這樣的好點子,項目凍結一年后,町田裕孝帶著團隊瞄準了理想的合作方,帕青哥店和連鎖居酒屋,這兩者的用戶群體都大多為男性,且整體氛圍都較為輕松。為了進一步說服店方,團隊更是在《廁所》的電子屏上,追加了“廣告顯示”功能,店家可以將想要推銷的產(chǎn)品,自由地投射在顯示屏上,以起到宣傳的作用。
合作測試正式開始后,《廁所》迅速以“男性限定的街機”等奇怪的名頭,在網(wǎng)絡上被熱傳,某些居酒屋里甚至出現(xiàn)了為了競爭排名,瘋狂喝酒再排出的奇觀。這樣的成績,讓店方和世嘉高層都高興壞了,《廁所》的批量生產(chǎn)和正式發(fā)售,終于被提上日程。而這個宣傳起點,便是2011年的“日本數(shù)字標牌展示會”。
后面的事情倒也簡單,《廁所》大軍進入市場,結果卻正巧趕上了東日本大地震,整體社會進入“節(jié)能”模式,再加上設計理念上的種種不足,框體很快便迎來了預料之外的低潮期。
2015年,因為實在看不到出頭的日子,世嘉決定放棄《廁所》項目。下半年時,徹底停止了機器的販賣和運營。
其實,像《廁所》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小規(guī)模生產(chǎn)時,憑著新鮮感獲得極高的關注與反響,正式投入市場后,卻因為新鮮感的損耗受到冷遇。
在去年,日本朝日電視臺的一檔名為《失策老師》的科普節(jié)目上,這個號稱“世嘉最大的問題作”的街機,又被翻了出來,通過當代用戶的視角,重新審視了《廁所》失敗的根本原因,簡單可以總結為,生理問題與游戲玩法的“本末倒置”。
電視節(jié)目的播出,又一次讓人們把注意聚焦回了《廁所》身上,不少觀眾開始關注起這一傳說中的街機起來,并開始在線下尋找起仍舊留存的機體。在某些地方,你甚至可以看到網(wǎng)友們自發(fā)整理的《廁所》“巡禮地點”表。
實際上,在2015年《廁所》徹底停止商業(yè)活動后,仍有一小部分居酒屋和世嘉街機廳,在使用這種機器。但隨著2020年疫情帶來的經(jīng)濟沖擊,世嘉退出街機廳經(jīng)營業(yè)務后,這種高成本的廁所,也變得越來越少見了。
繼去年的秋葉原2號館后,營業(yè)了28年的世嘉池袋老店,也在今年9月關門大吉
至于世嘉內(nèi)部,倒是對這個被外界稱為“最大問題作”的《廁所》,一點也不避諱。除了經(jīng)常性的自我調(diào)侃,其官方也在社交媒體上貼出當時游戲的“開發(fā)景象”,看得一些不知道事情經(jīng)過的網(wǎng)友,滿臉問號。
世嘉官方提供的開發(fā)照片:“這是干啥呢?”
在2017年發(fā)售的《人中之龍:極2》中,制作組也專門加入了這個小游戲,算是對自家老牌開發(fā)部門的一次終極調(diào)侃。
在游戲中,玩家可以在大阪蒼天堀的世嘉俱樂部處,遇見一名叫做“町田”的西裝男子,他是世嘉街機部門的制作人,正在為自己團隊開發(fā)的“游戲”尋找測試者,而這時男人味十足的桐生一馬,自然也就成了他眼中的頭號人選。
說到這里,你大概也能猜到這個“町田”是誰了,他就是《廁所》的制作人町田裕孝,加上《人中之龍:極2》同時,也是2006年發(fā)售的《人中之龍2》的重制版本,因此游戲中的背景年份,正好和《廁所》的開發(fā)時間重疊,這才成就了一次帶有嘲諷、調(diào)侃,還有一絲敬意的迷惑聯(lián)動。
觸發(fā)這個支線后,玩家可以通過在游戲中飲用任意飲料積攢水分,用于重復挑戰(zhàn)
順帶一提,《人中之龍:極2》中制作組選擇的兩款《廁所》游戲,也極具代表性。一款叫做《太陽與東風與我》,另一款叫做《番長噴奶對決》。前者,就像所有世紀初的擦邊球游戲一樣,以“脫衣”作為游戲的最終獎勵,要求玩家用精準的水壓吹掉女主持人身上的衣物;而后者,則是用水壓與敵人進行噴奶戰(zhàn)斗,甚至還能將數(shù)據(jù)保存在其中,等待下一個挑戰(zhàn)者……反正,不管哪個看上都非常不正經(jīng)。
《番長噴奶對決》:左邊是玩家,右邊是前一個玩家的數(shù)據(jù)
其實想想看,如果《廁所》真的順利大賣,也許日本游戲界就要多上一個有味道的傳奇故事了。
前些年,我在日本生活。世嘉街機廳是在不多的閑暇時間里,最好的室內(nèi)娛樂去處之一。也是在那時候,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了這臺傳說中街機的本體,也親身體會到了為什么它會迅速從市場消失。畢竟,當你每次沖進廁所時,都無暇顧及墻上的游戲,而當反應過來的時候,你持有的水分,也已經(jīng)不足以來上一局了。
不過相對的,《廁所》每次的最終結算畫面,倒是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腦中:
“感謝你的文明使用”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