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正義使者
2020-02-28
當愛倫·坡借由《莫格街兇殺案》,將偵探杜賓推到臺前時,“推理”這個詞匯就被埋下了注腳。從偵探小說到古典推理,再到之后的傳統(tǒng)推理、本格推理與新本格推理,人類探求謎題并解決謎題的述求從未消失。
而這一述求的介質,也從原來的文字向影像逐步進化,而游戲,自然不可或缺。
于是,今天我們想和你聊聊,聊聊那些,你最喜歡的推理游戲。
《428:被封鎖的澀谷》。
作為真人出演的視覺小說類型游戲,可以說《428:被封鎖的澀谷》將敘事這一機制演繹到了極致,當年在PSP上一邊玩一邊驚嘆,怎么會有這么精致的游戲?所以,如果說推理游戲的話,目前為止,很難有游戲能打破《428:被封鎖的澀谷》在我心目中的王座。
而如果放寬一下條件,打越鋼太郎的不少作品也十分值得稱道——雖然他現(xiàn)在肉眼可見的開始下滑了。
盡管打越鋼太郎老師給我簽了名,我還是要說這作不太行,之后中澤工都幾乎消失了
但,誰能知道未來呢?還是要等小高和剛與打越鋼太郎合作的《死亡行軍俱樂部》出來之后,再下判斷。
“逆轉裁判”系列。
其實我并不是推理游戲愛好者,但即便如此,《逆轉裁判》的大名依然如雷貫耳。
《逆轉裁判》中,主角成步堂龍一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異議あり!”,這句臺詞就好比《名偵探柯南》里的那句“真相只有一個”,成為《逆轉裁判》標志性的符號。之所以會有“異議あり!”這個口頭禪,和龍一的職業(yè)分不開,他是一名律師。而《逆轉裁判》的主要矛盾,也就放在了法庭辯護上。
不同于我們平常所關注的作案動機、直接證據(jù)等推理、偵查元素,龍一更多的是依靠邏輯思維與優(yōu)秀的口才,發(fā)現(xiàn)對方的偽證。而法庭這一舞臺對普通人而言足夠新奇,唇槍舌劍式的對決別有一番爽快。
光靠嘴炮就能獲勝顯然不現(xiàn)實,游戲中專門設計了偵探環(huán)節(jié),玩家需要進行現(xiàn)場取證,包括獲取相關人員的人證,以此來支撐庭上辯護。這一模式在當年也足夠新穎,受到很多玩家的追捧。
作為游戲的主角,成步堂龍一是一名充滿正義感的優(yōu)秀律師,無疑這會成為很多人向往的對象。而在一系列案件中,龍一每每為委托人成功辯護,這種伸張正義的幸福感有著巨大的魅力。
不過我們也能看到,游戲里面虛構的法庭和現(xiàn)實中的法庭相去甚遠,庭審過程也差異巨大,尤其是庭審時間要比現(xiàn)實中快得多。在我看來,出于游戲性的考慮作出這種改變是必要的,畢竟法律總是枯燥的,打官司費心費力,誰又愿意在游戲里受這份苦呢?
《Unheard——疑案追聲》雖然不是我最喜歡的推理游戲,但的確是一款讓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推理游戲。
不同于一般的推理游戲需要不斷用眼睛,時時刻刻盯著屏幕,尋找罪犯遺落下的蛛絲馬跡;《疑案追聲》推出一個名為“聲探”的概念——能夠憑借超乎常人的聽力,從錄音帶中準確找到線索的人(玩家)。以聽覺收集信息,帶動大腦處理線索。這樣以聽為主的方式夠新穎也夠有趣。
另一不落俗套的表現(xiàn)在于,這款游戲借鑒了“沉浸式戲劇”的表達方式。雖然游戲給出的只有一段錄音,但是在不同時間段,不同的密閉空間中,玩家能聽到的話音并不相同,這也使得整個游戲的代入感特別高。
但這也限制了這款游戲的體量和和格局。游戲謎題想提升難度,只能通過提高錄音的難度,追加與案件無關的“廢話”,才能讓玩家多花一點時間理順錄音中每個角色間的關系。
而且只要多倒帶就能搞明白的謎題,也確實沒有什么推理難度。本體甚至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通關。因此游戲雖然有趣,但經(jīng)不起玩家的考量。
直到連續(xù)推出了兩個“大型”DLC——“致命劇本”和“黑面觀音”后,游戲文本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再玩起來,就不容易產(chǎn)生“戛然而止”的感覺。
而且聽著游戲錄音里,那些天南海北的方言和“塑料普通話”,總讓人莫名感到有些親切。
《羅曼圣誕探案集》是我偶然間了解到的一部推理游戲。起因是某天銀河老師在聊天群里發(fā)了一張游戲的介紹截圖。對于我這個推理迷來說,“本格推理”、“暴風雪山莊模式”這樣熟悉的字眼,實在是過于有吸引力了。于是沒多細想我就下單購買了這款游戲。
游戲剛發(fā)售沒多久,因此我不必擔心被劇透,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案情推理中。作為一款文字視覺小說游戲,本作的制作水準中規(guī)中矩,音樂和畫面表現(xiàn)并不算出彩。最吸引人眼球的,大概就是主角們的獸人形象。讓我想到了前段時間的熱播番劇《動物狂想曲》。
推理題材作品的核心,在于各種離奇的兇殺案件,以及偵探憑借推理能力破解詭計的緊張過程。在這兩點上,《羅曼圣誕探案集》的表現(xiàn)都非常值得稱贊。
首先是在案件設計上。游戲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座遭受暴風雪侵襲的酒館中,惡劣的環(huán)境阻隔了酒館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也就形成了推理小說中常見的“暴風雪山莊”式作案環(huán)境,所有的嫌疑人以及作案手法都被限定在了小小的酒館中。游戲共收錄了5個原創(chuàng)案件,涵蓋了密室兇殺案在內的多種常見的作案手法,單個案件的推理過程,嚴格遵循本格推理嚴謹?shù)耐茖н壿?,從作案動機、犯罪手法、兇器、兇手這幾個方面,循序漸進地將案件抽絲剝繭,最后指認真兇,還原犯罪流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邏輯嚴謹。游玩體驗絲毫不亞于閱讀一本專業(yè)的推理小說。
除此之外,在游戲的玩法上,本作也沒有受限于視覺小說類游戲的操作束縛。在整個游戲流程中,制作組加入了像是紙牌,飛鏢這樣的有趣小游戲,它們穿插在案件的審問、調查取證、以及推理環(huán)節(jié)中,為略顯沉重的故事流程增加了些許樂趣。而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游戲配合主角獸人偵探的身份,加入了嗅探調查這樣創(chuàng)意十足的設定,這一設定與角色身份完美融合的同時,也讓游戲的玩法進一步得到豐富。
綜合來看,《羅曼圣誕探案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yōu)質推理游戲,不管是在案件詭計設計上還是游戲玩法上,都有著很高的完成度。對于國內的推理游戲愛好者來說,這部國產(chǎn)推理游戲絕對是近期值得一玩的佳作。
我從來沒有玩過推理游戲,NEVER!
我之前很喜歡玩數(shù)獨,算是簡單的數(shù)字推理吧,這里從數(shù)獨講一下為什么我說“從來沒玩過推理游戲”。玩數(shù)獨的話,你偶爾會因為找到了一條“看似正確的推理線索”然后一路推理下去,直到出現(xiàn)了明顯的失誤后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推理出現(xiàn)了問題,這個時候你需要往回排查,找出到底是哪里的問題。
也就是說你會因為一個錯誤的判斷導致滿盤皆輸,而當你回頭的時候,這個錯誤會隱藏在層層線索中。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你需要進行更加全面和嚴謹?shù)乃伎肌K酝评淼谋举|是伴隨著博弈的自我檢查與糾正,這也是我很喜歡數(shù)獨和推理的原因。
但目前的推理游戲更像是拼圖和找不同,你不會因為錯誤的判斷影響接下來的發(fā)展,也不會在回頭時去尋找那個隱藏最深的錯誤,往往是當即就能發(fā)現(xiàn)。這個思路更接近拼圖,找出來對的,也更像是找不同,找出來差異點,至少在我的理解中,這不能算作推理,你甚至不會承擔思路錯誤而引發(fā)的一連串風險。
沒有困境自然沒有糾正思路后找到正確答案的暢快感,至少在我的理解中推理游戲的失敗不應該是當即反映的,應該隱藏在結局中。
因為童年時有被《名偵探柯南》漆黑描邊人和《少年包青天》的各種恐怖橋段嚇破了膽,所以直到今天我也很少嘗試任何能讓我感到恐懼的作品。
就這,確實“就這”成為了我的童年陰影
推理題材的游戲更是如此,雖然并非所有帶有推理元素的游戲都主打恐怖,但就我的刻板印象,推理游戲總和恐怖沾邊。
唯一接觸的文學作品是多年前看過的《福爾摩斯探案集》(感覺有點丟人),至于玩過帶有“推理”性質的游戲嘛。在把“推理”理解成必須有人死的前提,去掉“繡湖”、“逃離方塊”等游戲之后,無非是以下三個:“彈丸論破”系列、“逆轉裁判”系列以及《AI:夢境檔案》。
苗木誠是我認識的第一個“誠哥”
說“彈丸論破”系列是推理游戲,并不全對,畢竟開放商Spike Chunsoft對它的分類是花里胡哨的“高速推理動作游戲”,無可否認游戲中確實擁有大量推理玩法;“逆轉裁判”更不用說,雖然一直有各種律政界人士表示此款游戲不符合現(xiàn)實規(guī)則的“打臉”視頻,但提到推理游戲,很多玩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成步堂龍一那個經(jīng)典的“異議あり!”。
《AI:夢境檔案》是一部融入更多解密要素的推理游戲,雖然經(jīng)常被一些制作人打越鋼太郎的“老粉”們評價說不如“999”和“Ever17”,可故事對于人類之間情感的描寫真的很讓人感動,通關之后所有劇情都得到“云開月明”的解釋,更是讓人一本滿足。
這個章節(jié)UI簡直嗨到不行
未來我還準備玩下“雷頓教授”,體驗下這部經(jīng)常被安利說“不玩會后悔”的游戲,不過目前嘛還是準備老老實實打通《火焰紋章:風花雪月》的更多線路。
游戲的分類五花八門,只要不是較真的“非新作不玩”,浩瀚的老游戲之海里,總有一款值得嘗試。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