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正義使者
2019-08-25
DOTA2今年的國際邀請賽——也就是TI 2019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辦,而就在周末,這個游史以來單項獎金最高的電競賽事又要出現(xiàn)一支冠軍盾的隊伍了,編輯部里也洋溢著一股“LGD奪冠我就去梅賽德斯裸奔”的風氣。
轉頭想想,電子競技發(fā)展的這些年里,無論是格斗游戲、射擊游戲還是MOBA游戲等等,都有著數(shù)不清的賽事。于是,借著這個機會,我們想和你聊聊,聊聊那些你印象最深刻的比賽瞬間。
首先說下,上面的引言是我寫的。當我說出“LGD奪冠我就去梅賽德斯裸奔”的時候,編輯部的眾人都彈冠相慶,紛紛表示愿意在當天和我一同去遛鳥,著實讓我有些感動。
本來這篇文章應該在昨天發(fā)布,但因為昨天我去了TI現(xiàn)場,又真切的為了VG和LGD吶喊了五場比賽,在最后看到LGD離場的時候,我就好像回到了去年的那個夏天一樣,又是一樣的LGD,又是一樣OG,又是一樣的肉山團。
這可真令人難受。
現(xiàn)場展開的國旗
當然,就像你玩狼人殺的時候不應該用“他是個傻逼所以我就要票他”這種場外因素來影響游戲一樣,我應該也不可以讓我的個人情緒來影響文章的更新,但親愛的朋友們,請原諒我這一次吧。
從第一屆TI開始——或者說更早——從DOTA時期就一直有關注各類大小賽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時候簡直不可勝數(shù),把亞軍獎杯丟在機場的71、“對不起,我要贏”的2009、“給我幽鬼,不贏砍手”的Hao、七分鐘圣者遺物的ZSMJ、拿出小小打C位的國士無雙、舉起國旗的護國神翼……
對不起啊朋友們,這不只是游戲,這是我的青春。
所以我現(xiàn)在又來到了現(xiàn)場,和所有的玩家們大聲吶喊著“LGD”——請讓那個冠軍盾留在中國吧,請讓那句“CN DOTA BEST DOTA”再次回來吧。
謝邀,圈外人,明確立場,我并不是銀河老師口中那個“LGD奪冠就去梅賽德斯裸奔”的一份子,我站VG。
但說起來,我連VG隊伍里的選手名都叫不出來,只是出于一種愛屋及烏的心態(tài),直白的說就是因為“老懟。
09年開始玩DOTA,當時紙媒還未沒落,刊文雜志都非常有意思。很多后來互聯(lián)網(wǎng)上傳播開的段子早在那一年就被編輯們寫的天花亂墜,“老懟”又是其中楚兒,以打的菜噴的兇聞名,自帶士氣MAX BUFF。我也全靠琢磨這些編輯的字里行間,來了解選手們的性格處事,因為當時真的沒什么傳播途徑能讓我坐在電視前享受比賽的氛圍,只有在月刊周刊里找到他們“過時”的身影。
而文字撰寫,可能對于選手的打法做不到傳神的表達,但“老懟”那逮誰噴誰,誰都不服的性格便在這些堆砌的小字里格外顯眼。我可太討厭這個人了。
對,從比賽戰(zhàn)報到隊員交流,這個ID rOtk的男人在雜志里一直給我一種“菜逼”的感覺,而他的隊友“宇宙B”則是我的男神,一直覺得他倆做隊友太埋汰我B神了,為什么還不踢他出隊。DK這個隊伍都叫它銀河戰(zhàn)艦,可也沒什么成績還總輸,總給年輕的選手們當作墊腳石。
B神遇人不淑,老懟打的菜還不自知,這是后來幾年我不玩DOTA了還保留著的印象。
12年我轉戰(zhàn)DOTA2,13年我就火速退坑,可以說后來幾年我一直在云,又一直不愿意承認,總覺得要不了多久自己還會回去玩一玩,直到有一次WTF里的彈幕提到“窮鬼盾已經(jīng)被刪除了”,我才知道這游戲已經(jīng)離我太遠了,我也就看著熟悉的角色樂呵一下,對局、環(huán)境這些東西我不可能再重新?lián)斓钠饋?,想到這就有點小傷感,遂搜索了一下最近的比賽看看。
大多都是不認識的面孔,maybe我知道,以前11的天梯第一,其他的,不認識。我在幾支隊伍里搜索著一些小時候的記憶,看看sansheng,zippo這些家伙還在不在,都不在了。可我卻又看到了rOtk這個ID,這家伙可太討人厭了。
隨便搜索一下關鍵詞,就是年紀已大,發(fā)揮不夠出色之類,猛犸跳踩三個人都能作為吹捧素材,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這個菜逼還在打。
這個疑問也掛了很久,直到最后熟悉的人中只能看到他了,我心里莫名嘀咕了一句人情DOTA。而在其他人打直播的打直播,當解說的當解說時,他卻在年齡漸長時站上了冠軍的舞臺,又在退役后繼續(xù)選擇當教練,傳授經(jīng)驗,繼續(xù)站在冠軍的舞臺。但就算此時的他,我依然覺得是個菜逼。因為以前他是真的菜。
不過DOTA這個游戲大家都知道,老將很多,因為這個游戲的積累是有價值的,并不是操作代表一切。相比《LOL》的競技環(huán)境,老將老了后就一文不值,多年積累的東西毫無用武之地,我就覺得DOTA果然還是那個MOBA游戲的天花板,起碼這個菜逼雖然操作菜,他積累下來的東西還能幫助到很多人,而我也就認識他了,連菜逼都叫習慣了。
一路討厭過來,黑出感情了,看著他奪冠,再看著他帶隊奪冠,心里的歸屬感會比其它隊伍強一些。可能我就是個不合格的云玩家,對這些隊名瞎改的隊伍沒有感情,對這些ID不變的老面孔又格外偏執(zhí)。
所以今年我挺這個菜逼,和他的VG。
首先表明立場,我是一條曾經(jīng)的“擼狗”,從未成為過“刀斯林”,更沒有任何“梅賽德斯裸奔”的想法。
很早以前,自從中國LOL隊伍開始大批量引入韓國外援,我就慢慢淡出了唯一熱愛過的電競比賽,但在高中階段,每個玩LOL的男生沒有不看比賽的,我在那段時間也通過翹課但不僅限于翹課的方式追過比賽,而最難忘的一場,還屬那次史詩對局,LPL歷史上的驚天逆轉——OMG50血翻盤。
那場比賽,是經(jīng)典的“選出第二很難,但第一卻很容易”翻盤比賽,那只是一次小組賽,OMG對戰(zhàn)老牌強隊FNC,最后基地只剩下50血,在最后一波反攻中,上單選手Gogoing瑞茲繞后閃現(xiàn)留人,打野靈藥螳螂瘋狂收割,最后完成大逆轉一波反推獲勝。
那天已經(jīng)是五年前,可有些事我還記得很清楚,比如盯著屏幕的我們都摒住了呼吸,比如黑網(wǎng)吧里有人突然站起來,比如屏幕里解說者的聲嘶力竭語無倫次。那年我還只是個比新手多懂些技能連招的玩家,并不了解那些賽場上的陣容搭配、戰(zhàn)術打法,我們只能看見那個殘血的基地就那樣屹立不倒,被上野無縫的配合反攻驚艷,感嘆于OMG多么堅強于絕境處逢生,也悄悄地夾帶一絲作為中國青年對中國隊伍戰(zhàn)勝外國隊伍的自豪與執(zhí)著。
五年過去了,我也從高中生成為了“社會人”,很多朋友都已經(jīng)不再看比賽,甚至完全告別游戲,如今我再回去看那場比賽,我的關注重點放在了分析雙方隊伍哪一個細節(jié)失誤被抓到,那個基地就沒有任何理由剩下50血,OMG本就在經(jīng)濟上領先FNC,所謂的“逆天翻盤”只是一個諸多失誤加上運氣的偶然結果,所謂的“護國螳螂”也是任何職業(yè)選手可以做出的普通操作。
但,那又怎樣?即使當年的我們成長了許多,當我和老友見面,聊起曾經(jīng)看過的這場比賽,我們還是不約而同地用一個詞形容它——“牛逼”。我們已經(jīng)不再觀看任何比賽,但電競曾經(jīng)帶給我們的感動就在那里,當我們想起,仿佛又回到少年,在那一家烏煙瘴氣的黑網(wǎng)吧,和那些陌生玩家分享共同的喜悅,雖然電競俱樂部和“中國隊”并沒有真正的相通,但對那時候的我們,這其實很重要,不是嗎。
因為電競,我認識了更多的朋友,我們曾站在一起為共同支持的隊伍歡呼或落淚,這種觀看者之間的情感共鳴拋開了所有的商業(yè)運作或榮譽爭奪,是電競賽事對我們普通玩家來說最大的價值。
它讓我們,在一起。
如果問哪一場電競比賽最令人難忘,那么答案會有很多,但要是說看哪一場電競比賽的經(jīng)歷最為難忘,時間就得回到2008年5月中旬,汶川大地震之后。
那時地震才過去幾天,空曠地帶還能看到避難用的帳篷,大街上人來人往,老少都在討論地震,乍看之下每個人的狀態(tài)都很輕松,但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都在注意周圍的環(huán)境變化,好幾家老樓的餐館都把桌子抬到了室外,網(wǎng)吧也紛紛關門,打趣點總結一下當時的氛圍就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但在孩子們眼里,也只有活潑這一條。
教學樓比較老舊,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所以在學校發(fā)出停課通知的那一瞬間,學生們就多了一個難得的假期,這個時候想回家父母也不會同意,但也有些孩子就比較慘,所有人都在放假,他們還得蹲在小板凳上寫作業(yè)。
2008年的電競比賽還依賴電視轉播,所以那個時代的特色就是節(jié)目單,可以讓觀眾知道在什么點該看些什么,比如在故事開始的那個下午,就是游戲風云該播放《魔獸爭霸3》比賽的時候。雖然大人們?nèi)钗迳瓴蛔屛覀兓氐郊抑校潜局靶芎⒆硬慌滤馈钡木?,我們還是在大白天逃回了家里偷偷看比賽。
我只記得那是蘇昊的一場比賽,具體內(nèi)容已經(jīng)完全忘記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朋友忽然拍我一下說:“你別晃了”,我沒好氣地回了句“誰晃了”,另個小伙伴說“我咋感覺是這個沙發(fā)不對勁”,此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墻上的掛鐘已經(jīng)開始左右搖晃,整張沙發(fā)開始做圓心運動,“臥槽”之后三人心照不宣的穿鞋逃跑,房子很小,兩步跑到門口后不知道誰說了句“比賽還看不看了?”
因為蘇昊是在陜西上的大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我們的“同鄉(xiāng)”,即便比賽已經(jīng)到了后期,而在當下我們都知道答案是什么:看個屁,命要緊。但在逃跑時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慌忙之下我的拖鞋卡在了沙發(fā)腿后面。
趁著伸腳鉤拖鞋的功夫又看了眼電視機:比賽還沒打完,于是我兩根腳趾夾著拖鞋扭頭就跑,一回頭就看到小伙伴邊等我邊探著腦袋看電視,門口的兄弟催了句之后我們?nèi)齻€就“飛速”下樓避難。
撐門的兄弟剛下樓就開始總結比賽,在我后面下來的兄弟對戰(zhàn)局進行了補充,然后三個人邊討論賽果邊往操場晃悠,要不是看到了操場上人頭竄動,當天日記的內(nèi)容恐怕就是:“晴,無事。又看了一遍蘇浩的比賽,我覺得MOON還是最強”。
沒錯,這場最難忘的電競比賽,本身也只是一場重播而已。
永不言棄,絲血翻盤。奇跡是用來創(chuàng)造的,曾經(jīng)就有這樣一個男人上演了格斗游戲史上最為經(jīng)典的一段神話。
說到這里,想必各位玩家腦中已經(jīng)浮現(xiàn)出了這位傳奇人物的樣子。是的,這個人就是被人尊稱為煤老板的梅原大吾。
2004年在美國南加州州立工藝大學禮堂中,正在舉行著號稱世界第一格斗游戲大賽的EVO,而正是這次比賽誕生了格斗游戲史乃至整個電子競技歷史上最為經(jīng)典的一幕驚天大逆轉。在街霸3.3的項目里,23歲的梅原大吾(以下簡稱梅)對上了年僅19歲Justin Wong(以下簡稱Justin)。
在第一局第三回合中,梅所使用的肯被Justin的春麗打的只剩血皮,對格斗游戲稍有了解的玩家都知道,這種情況下單靠格擋已經(jīng)不能解決問題了,幾乎是挨著必死,這似乎已經(jīng)標志著梅的失敗。伴隨著觀眾席中一位兄弟的一聲“Let’s go Justin!”春麗使出了她的超必殺——“鳳翼扇”。然而這14下連續(xù)兇猛的攻擊,卻讓他的對手完成封神,成為了讓全世界玩家都銘記的對象。梅用Blocking技巧完美地招架住了Justin這次超必殺并一舉完成反殺,硬生生地把勝利從對手手里扯進了自己的懷中。
奇跡出現(xiàn),解說高潮,梅一戰(zhàn)成神,現(xiàn)場瞬間沸騰,歡呼聲幾乎傳遍了整個大學。場面一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風頭甚至蓋過了當時的賽事總冠軍K.O。
Kotaku把此次比賽排到“電競十大重要時刻”第一名
滾石音樂的報道
體育媒體ESPN的報道
11歲便開始了自己格斗生涯的梅如今已經(jīng)37歲,早就過了電子競技的黃金年齡。在漫長的職業(yè)生涯中,無數(shù)職業(yè)玩家選擇了離開。然而他依舊作為一個強者活躍在《街頭霸王》的比賽中,依舊在為《街頭霸王》傳遞著火炬,為那些不得不放棄夢想得人傳遞著火炬。雖然在去年的EVO大賽中未能奪冠,但格斗游戲的火種仍然在他內(nèi)心深處跳動。
首先恭喜PSG.LGD戰(zhàn)隊殺入勝者組決賽。大巴黎,咚咚咚!老干爹,咚咚咚!
但是當我看到勝者組決賽的對手是OG戰(zhàn)隊時,又有一股莫名的擔憂浮上心頭。去年這個夏天,就是OG戰(zhàn)隊親手在勝者組決賽中將PSG.LGD送入了敗者組。雖然最后PSG.LGD再次殺入總決賽,但再次負于OG戰(zhàn)隊使他們錯失了這個將自己名字鐫刻在不朽盾上的機會。
今年,PSG.LGD卷土重來,再次遇上了老對手OG。相同的劇情再度上演,但我們卻期待著不同的結局——PSG.LGD能夠復仇成功。因為這種戲碼在中國隊身上并不少見,TI2的IG戰(zhàn)隊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典型案例。
時間拉回到2012年。彼時的IG戰(zhàn)隊由Zhou,430,YYF,ChuaN,F(xiàn)aith五位明星選手組成。憑借一手“娜迦潮汐”體系,IG戰(zhàn)隊在國內(nèi)難求一敗。但就是在TI2勝者組決賽對陣NAVI戰(zhàn)隊時,這個本應無解的組合卻被打破——在Zhou的娜迦海妖先手使出大招睡住敵方五人后,由于《Dota2》機制的變動加上Faith的潮汐獵人大招的失誤,導致IG被開出BKB的謎團反手大住5個,再加上拉比克技能竊取了潮汐獵人的大招,IG被NAVI反手打出團滅。在5分鐘后,劣勢太大的IG不得不打出GG。
而這一幕,配上解說的那句“Patience from Zhou.”成為了《Dota2》中的經(jīng)典一幕。只不過主角是NAVI,IG成了表演舞臺上的背景板。
不過頑強的IG艱難地殺回了總決賽,并再次與NAVI對峙。他們在第四局中依舊使用了“娜迦潮汐”,并且不再給對手任何機會。第四局結束,IG以3:1的成績戰(zhàn)勝了NAVI,將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不朽盾上。
正是有這些中國隊的先例,我才對PSG.LGD復仇OG充滿了期待。雖然時代在變化,《Dota2》版本在改變,但我相信中國隊奪冠的那顆心,是永遠不會變的。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CN DOTA,BEST DOTA!”
從那時起我才知道原來看到他哭我一點都不開心。
這是《英雄聯(lián)盟》S7總決賽SKT對陣SSG的賽后畫面,SKT中單Faker面對呈碾壓之勢的3:0比分之后終于崩潰了,甚至缺乏風度的沒有和對手進行賽后握手只顧自己掩面而泣。曾經(jīng)那個無可挑剔的王者,在任何時候都從容不迫站出來帶領隊伍力挽狂瀾的傳奇,就這樣哭了。
事實上S7賽場上的失敗也許在賽前就已經(jīng)注定,戰(zhàn)隊人員頻繁變更讓這一年carry隊伍的重擔都壓在了Faker一人的身上,八強賽驚險的讓二追三和半決賽上的五把加里奧雖然幫助隊伍挺進了決賽,但是戰(zhàn)隊暴露出來的短板最后集中爆發(fā)在了決賽上。碌碌無為的打野,強行開團的上單和AD幾次明顯的判斷失誤都讓隊伍的失敗看起來是那么的順利成章。
回想起這位從2013年就加入SKT戰(zhàn)隊的中單選手,在個人賽的首秀中碰到了成名已久的LCK老牌中單Ambition。使用豹女的Faker和選擇螳螂的Ambition前期在補兵、血量上基本持平,在雙雙升6之后Ambition選擇在塔下進化,抓住機會的Faker標槍命中之后熟練的變形、猛撲、揮擊再接一記推到,干脆利落的在敵方塔下單殺了這位韓服頂尖中單選手。單殺形成的滾雪球優(yōu)勢最終幫助SKT贏下了這場比賽,F(xiàn)aker也憑借著這次犀利的單殺在LCK聯(lián)賽一戰(zhàn)成名。
后來在OGN春季賽決賽最關鍵的生死局中,F(xiàn)aker與RYU經(jīng)典互秀劫的一幕更是為玩家所津津樂道。當時在對方高低推塔的Faker在血量低于RYU的情況下先是用水銀消弭了對方的R技能傷害,然后用W的換位反殺了RYU,成功幫助隊伍拿下了當年春季賽的總冠軍。而被譽為LCK第一天才中單的RYU經(jīng)此一役后信心大失,選擇離開韓國遠走其他賽區(qū)。在S7總決賽之前,F(xiàn)AKER是史上第一個拿到了S系列總決賽三冠王的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個。
遺憾的是Faker在沖擊四冠王時失敗了,于是出現(xiàn)了文首Faker趴在桌子上痛哭的畫面。然而伴隨失敗者的不是觀眾的噓聲,而是響徹鳥巢國家體育館的呼聲。因為這時大家才發(fā)現(xiàn)他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渴望勝利的大男孩罷了,只是他的努力仿佛讓我們看到了神的模樣。這一刻,敗者亦為王。
說起電競就不免會提起IG,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去年在英雄聯(lián)盟S8全球總決賽上奪冠的熱情澎湃。雖然我并不是一個LOL玩家,但IG在我的心中同樣的閃耀,即使這顆閃耀的新星已然分崩離析,可它殘留的光輝依然不可磨滅,它就是IG曾經(jīng)守望先鋒分部的IG.ICE。
2016年6月隨著守望先鋒在國內(nèi)引爆熱潮,很多電子競技俱樂部都開始建立起自己的OW分部,王校長旗下的IG自然也不例外,組建起了IG.ICE和IG.Fire兩支兄弟隊伍,早期的IG.ICE以老干部為主體,而IG.Fire則以小干部為主要成員。作為以年輕人為主的IG.Fire勢頭不小,接連在多項大型賽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IG.ICE則是以老前輩們?yōu)橹?,而且成員們大部分都是主播,偶爾打打線上賽,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觀眾和粉絲們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紛紛提出很多建議但基本都收效甚微。
然而年末的IG.ICE已完全不同,經(jīng)歷兩輪大換血的它重獲新生,幾乎所有成員都已替換,為了這OWPS春季賽的最后一個席位,一路披荊斬棘,在敗者組決賽鏖戰(zhàn)到凌晨,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2017年5月20日,iG.Ice在OWPS的春季賽之中2:1戰(zhàn)勝了強隊MY,這一場比賽,是我所有看過的電競比賽中最印象深刻的了。從比賽開始就有很多觀眾開始唱衰:“一支新隊能勉強拿到席位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你還指望它取得什么成績?”
但當比賽的最后小絕的獵空一個閃現(xiàn)沖到了前方收掉了溫斯頓和D.va,我就知道勝局已定,淚水涌了出來。一支從不被看好的主播隊從谷底爬起,開始向那賽事的巔峰攀登,一切的淚水和離別,一路的奮斗與心酸,在這一刻都爆發(fā)了出來。說起來可能會有些做作,但的確這場比賽影響了我的思想,無論從多么黑暗的深淵開始爬起,總會有迎接陽光的那一天。
雖然現(xiàn)在IG的守望先鋒分部已經(jīng)解散了,但這個瞬間所帶來的一切電競精神,可以形容所有的電競賽事,借用逍遙老師的話來說:“誰人年少不輕狂,我與天公試比高!”
以上就是原創(chuàng)組的各位編輯們對這次話題的觀點,當然,您一定也有屬于您自己的看法,我們歡迎您在評論區(qū)暢所欲言,分享您的生活。
感謝觀看,祝您有一個愉快的假期,我們下周再見。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