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P明年將發(fā)行過百款單機 中國騰訊要取代Steam?
- 來源:多玩
- 作者:liyunfei
- 編輯:liyunfei
最近一段時間,騰訊TGP游戲平臺終于在單機這一塊發(fā)力了,引入《饑荒》、《俠客風云傳前傳》、《這是我的戰(zhàn)爭》等人氣游戲。明眼人都看出來了,TGP這是要和Steam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那么問題來了,騰訊是否能在中國取代Steam?
10月,騰訊在TGP平臺正式發(fā)行首款單機游戲《饑荒:聯機版》;
11月,《饑荒:聯機版》的TGP版本銷售量破百萬;
12月初,TGP已發(fā)行《俠客風云傳前傳》、《符石守護者》、《這是我的戰(zhàn)爭》、《男孩與泡泡怪》、《饑荒:聯機版》五款單機游戲;
12月5日,P社宣布將旗下《都市:天際線》和《群星》授予騰訊TGP代理發(fā)行。
這不是終點。
騰訊早前宣布,2016年內TGP會集中發(fā)行5~6款單機,而在2017年會爆發(fā)性發(fā)行過百款單機。即使忽略掉騰訊正在制作的TGP盒子,在中國,TGP這個品牌已經逐漸從“騰訊系網游集合平臺”向“單機”并攏。那我們來討論這個命題——“騰訊是否能在中國取代Steam”。
這可能是Steam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在知乎上,有人討論騰訊是否能將TGP做成“中國的Steam”,有人留言“這可能是Steam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作為為數不多的全球游戲發(fā)行平臺之一,Steam憑借其優(yōu)勢和政策戰(zhàn)勝了EA和育碧,理所當然地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游戲平臺。
假設一句話在此之前客觀成立——“中國所有玩家都知道Steam”。
在這個前提下,擁有創(chuàng)意工坊和十幾年來逐漸完善的優(yōu)惠、引入開發(fā)商政策以及玩家的客觀自由性等屬性,Steam在騰訊剛剛成立的TGP面前,絕對是巨人。在中國,TGP需要客觀面對許多政策的限制,這一點就值得致命。
同理,在這個前提下,文初我們要討論的命題或許不是“Steam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但起碼也是“Steam被黑的一次”。

但前提客觀不成立,中國所有玩家都知道Steam?我們必須很心痛的承認,這個命題不成立。

單機游戲平均大概占全球游戲市場份額的30%,但是在中國,單機游戲的市場份額幾乎縮小到10%以下。這是中國禁止游戲機市場十多年帶來的最嚴重的影響,同時此行為帶來的“愚民”造就了中國游戲市場的獨特畸形案例。
網絡游戲成為大部分中國玩家腦海里根深蒂固的游戲原形。占據一半以上的中國游戲玩家只認識網絡游戲,單機游戲的蓬勃印象逐漸從這些中國玩家腦海中消逝,留下的只有劣質不前。幾近空白的中國單機市場,即使有Steam對中國區(qū)政策的支持,但仍未能形成蓬勃式爆發(fā)連鎖效應。因為Steam在中國區(qū)的傳播拘于小眾,其社交圈核心固化,吸新能力稍弱。尤其是對于中國玩家這樣的單機小白,沒有強推就沒有認知。但強推,對騰訊不是問題。

騰訊用戶=中國游戲半壁江山
僅從用戶角度來說,騰訊游戲擁有的數量已然可以說是中國游戲的半壁江山,當然其中大部分都是網游用戶。
TGP目前已有超過1億的中國玩家在使用。

先來剖析一下中國玩家的喜好。90%以上的玩家喜歡網絡游戲,其中超過一半的玩家不知道單機游戲,將近1/4的玩家知道單機游戲但未融入單機游戲的魅力中,剩下的玩家對單機和網絡游戲持平等態(tài)度。
我們來分別假設和肯定一個命題——肯定:所有的網絡游戲玩家都有接受單機游戲的可能。假設:騰訊向所有自己的用戶強推單機游戲。
這個從“網絡游戲”向“單機游戲”轉化的過程中,轉化率會非常驚人。為什么?
他們中的大部分并不是不喜歡單機游戲,而是因為中國畸形的游戲市場導致他們的視聽被愚弄,而閉塞在“只有網絡游戲”的空間里。他們需要的是,有人提供可以讓他們輕松跨過的一步,然后根據個人喜好不同去選擇是否深度愛上單機游戲。恰恰,騰訊相比Steam能更好的給這一步。

當然你的騰訊爸爸也有缺憾
在中國,有很多是騰訊需要顧慮也很難一時做到的東西。比如說,你的騰訊爸爸也有爸爸在,你爺爺有超厲害的一鍵刪除功能,比如說,G胖十幾年的沉淀,騰訊爸爸一朝是學不會的。TGP的客觀發(fā)展會讓Steam在中國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但僅僅只會是部分壓縮。將Steam趕出中國?你的騰訊爸爸一人做不到,需要你的爺爺一起做。
至于騰訊是否會無良,個人愚見,除了在MOD版權和價格上做點手腳,應該不會有別的招式了。但有一點,TGP的發(fā)展一定會帶動中國單機游戲市場的復蘇。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